
腕表是一門手腕藝術。精巧靈巧是它的束縛方向。越來越薄的設計是設計師積累的智慧的噴發,給人以極好的美感。
超薄是一個極端而無限的詞匯,一次又一次挑戰尺寸之美。
腕表超薄美感
20世紀二三十年代,表殼和機芯的尺寸從最傳統的50毫米變為30毫米,以小為美成為手表世界的標準。現在復雜功能席卷江湖的世界,如何突破這種裝飾,超薄讓裝飾價值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,幾乎是兩個一元硬幣的厚度,現在變成了表盤,配有超復雜的機械機芯,優雅,但不低調。
腕表超薄美感
超薄機芯的研發更費時費力。由于尺寸的限制,需要從機芯的初始設計開始考慮各個方面。這個尺寸的量化需要計算機精確計算,每個齒輪系的尺寸和位置,甚至筒的尺寸和彈簧的寬度,都必須計算出來。機芯與表盤和指針的配合也要考慮,表殼的設計、拋光和裝飾可以讓超薄手表在具有機芯價值的同時佩戴舒適。完美的設計必須依靠高科技的支撐和手工打磨,才能最終呈現出嚴謹的效果。
當手表受到很大壓力時,如在水中,玻璃或水晶鏡會輕微變形。對于一般手表來說,這種物理現象影響不大,但如果發生在超薄手表上,由于手表內部空間極窄,玻璃在壓力作用下變形時可能會壓在指針上,導致機芯停止運轉。所以超薄手表對機芯的要求更高。
腕表超薄美感
如果你想為超薄手表大做文章,那簡直是孤注一擲。因為手表上可供鑲嵌的空間很窄,所以對任何鉆石的拋光和鑲嵌要求都比較高。每顆鉆石的大小和位置必須精確到沒有差別,這樣才能明亮準確。
手表的厚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手表的設計過程,極致的尺寸使得表盤上的藝術呈現非常困難。但設計師熱愛這種危險的美感,勢必將微小的藝術推向極致。